潇潇雨・踏莎行

空山弹古瑟,掬长流、洗耳复谁听。 倚阑干不语,江潭树老,风挟波鸣。 愁里不须啼鴂,花落石床平。 岁月鸥前梦,耿耿离情。 记得相逢竹外,看词源倒泻,一雪尘缨。 笑匆匆呼酒,飞雨夜行舟。 又天涯、零落如此,掩闲门、得似晋人清。 相思恨,趁杨花去,错到长亭。

译文:

空旷的山间,仿佛有人弹奏着古老的瑟曲,我捧起山间流淌不息的溪水,想要洗净双耳,可又有谁会倾听我的心声呢?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默默不语,江潭边的树木已然苍老,狂风裹挟着波涛发出轰鸣。 忧愁之时无需听到杜鹃鸟的啼叫,落花已经在石床上积得平整。岁月就如同在鸥鸟面前做的一场梦,心中满是难以释怀的离情。 还记得当初在竹林外与你相逢,看你文思泉涌,词如瀑布般倾泻而出,瞬间洗刷了我尘世的烦恼。那时我们匆匆忙忙地唤来美酒,冒着飞雨在夜色中驾舟而行。 如今却又在天涯各处,如此飘零散落。我掩上那扇闲适的门扉,自问能否像晋朝人那样拥有高洁的情怀。这相思的怨恨,本想趁着杨花飘飞的时节传递出去,却不料竟像杨花一样迷了路,错飘到了送别的长亭。
关于作者
宋代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