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齐天乐

分明柳上春风眼,曾看少年人老。 雁拂沙黄,天垂海白,野艇谁家昏晓。 惊心梦觉。 谩慷慨悲歌,赋归不早。 想得相如,此时终是倦游了。 经行几度怨别,酒痕消未尽,空被花恼。 茂苑重来,竹溪深隐,还胜飘零多少。 羁怀顿扫。 尚识得妆楼,那回苏小。 寄语盟鸥,问春何处好。

译文:

那柳树仿佛有着如春风般灵动的眼眸,它见证着当年的少年人逐渐老去。大雁飞过,掠起沙滩上的黄沙,天空低垂,与大海的白色连成一片,也不知那荒野中的小船,从早到晚都属于谁家。 我从令人心惊的梦境中醒来,徒然地慷慨悲歌,后悔没有早早归隐。想来司马相如,到如今也终究是厌倦了四处游历。 我曾多次在分别时满心哀怨,酒杯留下的痕迹还未完全消散,却已徒然被繁花搅乱了心绪。如今再次来到茂苑,我像隐居在竹溪深处一样,这可比四处飘零要好得多。 羁旅在外的愁绪一下子被扫空。我还记得那妆楼,还有曾经在那里遇见的苏小。我想对那些相约的鸥鸟说,问问春天,哪里才是最美好的去处呢。
关于作者
宋代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