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犯

一白受春知。 独爱老来,疏瘦偏宜。 古月黄昏,许松竹相依。 晕藓枯槎半折,影浮波、渴龙倒窥。 岁华凋谢,水边篱落,雪后忽横枝。 百花头上立,且休问、向北开迟。 老了何郎,不成便无诗。 惟只有、西州倦客,怕说著、西湖旧时。 难忘处,放鹤山空人未归。

译文:

白色的梅花仿佛得到了春天的眷顾与知晓。我特别喜爱这历经岁月的梅花,它疏朗清瘦的姿态格外相宜。在古老的明月洒下清辉的黄昏时分,它与松竹为伴,相互依偎。 那布满苔藓的枯树枝条已经折了一半,它的影子倒映在水波之上,好似一条干渴的巨龙在低头窥视着自己的倒影。时光流转,百花凋零,在那水边的篱笆旁,一场雪后,梅花忽然横逸出几枝。 它挺立在百花之首,暂且不必去问它为何向北开放得晚。像何逊这样爱梅的人即便老了,也不会就写不出咏梅的诗来。 只有我这个在西州漂泊疲倦的游子,害怕提及西湖往昔的景象。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林逋放鹤的孤山如今一片空寂,而那爱梅的人却再也没有归来。
关于作者
宋代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