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闰馀有何好,一年两中秋。 补天修月人去,千古想风流。 少日南昌幕下,更得洪徐苏李,快意作清游。 送日眺西岭,得月上东楼。 四十载,两人在,总白头。 谁知沧海成陆,萍迹落南州。 忍问神京何在,幸有芗林秋露,芳气袭衣裘。 断送馀生事,惟酒可忘忧。

译文:

这“闰馀”有什么好的呀,居然让一年有两个中秋。那像女娲补天、吴刚修月般的英雄人物都已离去,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怀想着他们的风流往事。 我年轻时在南昌幕府任职,还结识了洪刍、徐俯、苏坚、苏庠这些好友,大家畅快地一起游玩。傍晚时分我们眺望西边的山岭送别落日,等月亮从东边的楼上缓缓升起。 四十年过去了,当初的人就剩下我们两个,都已经头发花白。谁能料到沧海会变成陆地,我们如浮萍般漂泊,最后流落到了南方。我不忍心去问故都汴京如今在哪里,幸好还有芗林产的秋露酒,那芬芳的气息沾染在我的衣裘之上。我想啊,能打发这剩下日子的事,也只有喝酒能让我忘却忧愁了。
关于作者
宋代向子𬤇

向子𬤇(一○八五~一一五二),字伯恭,开封(今属河南)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以外戚恩补假承奉郎。徽宗宣和初,除江淮发运司主管文字。七年(一一二五),为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知潭州。绍兴老年(一一三一)知鄂州,主管荆湖东路安抚司。因曹成兵变事,提举江州太平观。起知广州,未几致仕。寻起知江州,改江东转运使。八年,徙两浙路转运使,除户部侍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八),寻出知平江府。时金使议和将入境,不肯金诏,乃致仕。卜居临江军清江,号所居曰芗林。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八。有《酒边集》一卷、《酒边词》二卷。事见《文定集》卷二一《徽猷阁直学右大中大夫向公墓志铭》、《五峰集》卷三《向侍郎行状》,《宋史》卷三七七有传。今录诗五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