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明月四时好,何事喜中秋。 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 放出白毫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 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 等闲来,天一角,岁三周。 东奔西走,在处依旧若从游。 照我尊前只影,催我镜中华发,蟾兔漫悠悠。 连璧有佳客,乘兴且登楼。

译文:

月亮在一年四季都很美好,可为什么人们偏偏喜爱中秋的明月呢?那月亮就像瑶台上的珍贵宝镜,最适合挂在高远的天空之中。 它放射出千丈白色的光芒,将整个天空都染成了一片洁白,世间万物都清晰地映入我的眼眸。星星和北斗都收敛了光彩,清风和露水更增添了月夜的清幽。 不经意间,我来到了这天边一角,已经过去三年了。我四处奔波游走,但无论到哪里,这明月依旧如往常一样伴我左右,就好像一直陪着我游历四方。 它照着我独自在酒杯前的孤单身影,也催促着我镜中头发逐渐变白,月亮啊,你就这样慢悠悠地挂在天上。好在有几位好友相伴如连璧般美好,我们乘兴一起登上高楼,共赏这中秋月色。
关于作者
宋代京镗

京镗:(1138-1200) 字仲远,豫章 (今属江西南昌) 人。绍兴二十七年 (1157) 进士。历官星子令、监察御史、右司员外郎中,四川安抚使、刑部尚书,庆元初,拜左丞相。有《松坡居士乐府》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