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文字觑天巧,亭榭定风流。 平生丘壑,岁晚也作稻粱谋。 五亩园中秀野,一水田将绿绕,𫁂䅉不胜秋。 饭饱对花竹,可是便忘忧。 吾老矣,探禹穴,欠东游。 君家风月几许,白鸟去悠悠。 插架牙签万轴,射虎南山一骑,容我揽须不。 更欲劝君酒,百尺卧高楼。

译文:

诗词精妙得像是窥得了上天造物的机巧,亭台楼榭也尽显风流韵致。我这一生钟情于山水丘壑,到了晚年却也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 有一座五亩大小的园子名为秀野,周围有一汪水田环绕,绿色盈盈,稻穗在秋风中摇曳,一片丰收的景象。吃饱饭后面对园中的花竹,这样的闲适时光,真能让人忘却忧愁吗? 我已经老啦,一直想去探寻禹穴,可至今都没能去成这趟东游之旅。你这里的清风明月不知有多少,白鹭悠悠地飞走了。 你家书架上插满了万卷书籍,你还曾像当年李广那样南山射虎,如此风采,能允许我亲近你、和你结交吗? 我还想劝你多喝几杯酒,像陈登那样高卧百尺高楼,保持那份高远的志趣和豪迈的气概。
关于作者
宋代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