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辛弃疾 鹧鸪天 鹧鸪天 3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辛弃疾 木落山高一夜霜。 北风驱雁又离行。 无言每觉情怀好,不饮能令兴味长。 频聚散,试思量。 为谁春草梦池塘。 中年长作东山恨,莫遣离歌苦断肠。 译文: 树叶飘零,山峰显得格外高耸,一夜寒霜降临,冬天的气息愈发浓重。寒冷的北风呼啸着,驱赶着大雁,它们被迫离散,各自飞向远方。 我常常沉默不语,可却总觉得这般宁静的状态里,内心的情怀是美好的。哪怕不饮酒,这生活的兴味也悠长绵延。 我们总是频繁地相聚又离散,仔细想来,这究竟是为了谁呢?就像谢灵运梦到弟弟谢惠连而写出“池塘生春草”那样,我们的聚散离合又有着怎样的缘由。 人到中年,总是会像东晋的谢安一样,有着出山为官而不能尽享闲适生活的遗憾。所以啊,不要让那离别的歌声太过哀伤,免得让人肝肠寸断。 标签: 宋词 关于作者 宋代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