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念奴娇

长流万里。 与沈沈沧海,平分一水。 孤白争流蟾不没,影落潜蛟惊起。 莹玉悬秋,绿房迎晓,楼观光疑洗。 紫箫声袅,四檐吹下清气。 遥睇浪擎空明,古愁休问,消长盈虚理。 风入芦花歌忽断,知有渔舟闲舣。 露已沾衣,鸥犹栖草,一片潇湘意。 人方酣梦,长翁元自如此。

译文:

这万里的长河奔腾不息,它与那深沉浩渺的沧海,好似平分了这一片水域。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孤悬天际,月光与水流相互争辉,明月始终高悬不落,它的光影落入水中,连潜藏的蛟龙都被惊动得跃起。 秋天的月亮宛如莹润的美玉般高悬空中,荷叶迎接着破晓的曙光。楼阁在这明亮的月光下,仿佛被清洗过一样,显得格外洁净。远处传来袅袅的紫箫声,那清凉的气息从楼阁的四个屋檐吹拂而下。 远远望去,波浪涌起,好似擎起了那澄澈空明的月光。不必再去追问那古老的忧愁,世间万物的消长盈虚都自有其道理。微风拂过芦花,歌声忽然中断,我知道定是有渔舟悠闲地停靠在了岸边。 露水已经沾湿了我的衣裳,沙鸥还栖息在草丛之中,眼前的景象满是潇湘一带的那种清幽意境。此时人们正沉醉在酣梦之中,而我这位老者啊,向来就是这般悠然自在地面对这一切。
关于作者
宋代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