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年年青眼。 为江梅肠断。 一句新诗思无限。 向碧琼枝上,白玉葩中、春犹浅。 一点龙香清远。 谁抛倾国艳。 昨夜前村,都恐东皇未曾见。 正倚墙红杏,芳意浓时,惊千片。 何许飘零仙馆。 待冰雪丛中看奇姿,乍一笑能回,上林冬暖。

译文:

每年我都会满怀喜爱地注视着江梅,为它的美而柔肠寸断。看到它,一句句新诗便在脑海中浮现,思绪无限。在那碧绿如玉的枝条上,洁白似玉的花朵之中,春天的气息还很淡薄。江梅散发着如同龙涎香一般清幽而悠远的香气。 不知是谁抛出了这倾国倾城的艳丽之花。昨夜在前村绽放,只怕司春之神东皇都还未曾见过这般美景。正当墙边的红杏开得正盛、春意浓郁之时,江梅的花瓣却纷纷飘落,令人惊叹。这些飘落的花瓣啊,不知飘到了何处的仙馆。 我期待着在那冰雪丛中,去观赏江梅奇异的姿态。它乍然一笑,仿佛能让上林苑的冬天都变得温暖起来。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