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银烛将残,玳筵初散,依旧愁绪。 醉里凝眸,娇来纵体,此意难分付。 怜伊只似,风前轻燕,好语暂来还去。 重楼静,珠帘休下,待扫画梁留住。 青娥浩齿,云鬓花面,见了绮罗无数。 只你厌厌,教人竟日,一点无由诉。 如今拼了,萦眠惹梦,没个顿身心处。 深诚事,骖鸾解佩,是许未许。

译文:

银色的蜡烛即将燃尽,华美的筵席刚刚散去,可我心中依旧满是愁绪。我在醉意中凝视着你,你娇柔地舒展着身姿,这份情意实在难以言说表达。 我怜惜你就像那风中轻盈的燕子,温柔软语刚来到我身边,转眼间又要离去。高高的楼阁一片寂静,先别放下那珠帘,我想让人打扫干净画梁,把你留住。 我见过无数身着绮罗、容颜美丽的女子,她们皓齿青眉,云鬓花面。但只有你让我整日里无精打采,心里的话却找不到一丝倾诉的机会。 如今我已经下定决心,就算你让我日夜魂牵梦绕,我也无处安放这颗心。我对你一片深情,幻想着能与你像传说中萧史弄玉跨鸾飞升、郑交甫与汉水女神解佩相赠那样相伴,可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呢。
关于作者
宋代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