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 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 楚天晚,白苹烟尽处,红蓼水边头。 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 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沈浮。 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 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译文:

秋风飒飒,树叶飘落在平坦的水边高地上,重阳节渐渐临近,又到了家家户户捣衣准备寒衣的深秋时节。无奈愁绪像庾信一样萦绕在心头,年华老去,两鬓也像潘岳那样开始斑白。就算勉强插上黄菊,只怕连花儿都会为我这衰老憔悴之态感到羞愧。 楚地的天空已近傍晚,白色的苹草笼罩的烟雾渐渐消散,水边红蓼在秋风中摇曳。芳草似乎也饱含着深情,夕阳默默无语地慢慢西沉。大雁横过南浦的水面,而我独自倚靠在西楼之上。 我心中思念的佳人啊,你现在是否安好?我写满情思的香笺和饱含深情的锦字,与你远隔两地,音讯悠悠难通。只能徒然怨恨那如碧云般聚散无常的缘分,像青鸟一样飘忽不定的消息。 我在秋风中满心懊恼,心中那一点芳心,紧锁的双眉,又怎能承受这无尽的闲愁。当情感痛苦到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时候,只能把这一切都交付给东去的流水。
关于作者
宋代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