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枫林凋晚叶,关河迥,楚客惨将归。 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 酒醒后,泪花销凤蜡,风幕卷金泥。 砧杵韵高,唤回残梦,绮罗香减,牵起馀悲。 亭皋分襟地,难拚处、偏是掩面牵衣。 何况怨怀长结,重见无期。 想寄恨书中,银钩空满,断肠声里,玉筋还垂。 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

译文:

秋末时分,枫林里的叶子纷纷凋零。那关隘与河流,绵延遥远,我这个漂泊楚地的游子满心凄凉,就要踏上归程。 极目远望,整个平川都被昏暗的暮霭所笼罩。天空中传来大雁哀怨的叫声,半轮清冷的月亮挂在天边,地面上人们的影子长短不齐、错落有致。 我从酒醉中苏醒过来,看着那蜡烛上的烛花已经销落,蜡烛燃烧时形成的凤状蜡油也已融化。风儿吹动着幕帘,卷起了上面的金色泥饰。远处传来高亢的捣衣声,把我从残梦中唤醒。身上绮罗衣物的香气渐渐消散,这又勾起了我无尽的悲愁。 在水边的平地上,我们曾经在此分别。最难割舍的时刻,偏偏是她掩面哭泣、紧紧拉着我衣裳的场景。更何况我心中的怨恨长久郁结,与她再次相见又遥遥无期。 我想着把满腔的怨恨写在书信之中,即便把信写得满满当当,可对着那能让人肝肠寸断的离别之景,她还是会泪如雨下。我心中有多少隐秘的哀愁和情意,恐怕只有上天知晓了。
关于作者
宋代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