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佩令

湘江停瑟。 洛川回雪。 是耶非、相逢飘瞥。 云鬓风裳,照心事、娟娟山月。 翦烟花、带萝同结。 留环盟切。 贻珠情彻。 解携时、玉声愁绝。 罗袜尘生,早波面、春痕欲灭。 送人行、水声凄咽。

译文:

在湘江边上,仿佛能听到湘灵停下了弹奏的瑟音;在洛水之畔,好似看到了洛神轻盈如雪花般回转的身姿。这一切究竟是真还是幻,我们的相逢如此短暂匆忙,如惊鸿一瞥。 你梳着如云的发髻,身着随风飘动的衣裳,那模样就像山间皎洁的明月,照亮了彼此的心事。我们曾一起裁剪烟花,用女萝编织同心结,许下美好的誓言。 你留下佩环,盟誓如此恳切;赠我明珠,情谊是那样的真挚深沉。可到了分别的时候,玉佩的声响仿佛都带着无尽的哀愁。 你离去时,罗袜轻移,扬起细微的尘土,就像洛水女神离去时的情景。水波上你的足迹痕迹也快要消失不见。我送你远行,那潺潺的流水声也仿佛在为我们的分别而发出凄切的呜咽。
关于作者
宋代王庭珪

王庭珪(一○八○~一一七二),字民瞻,自号卢溪真逸(《诚斋集》卷八○《卢溪先生文集序》),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调衡州茶陵县丞。宣和末年退居乡里。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胡铨上疏斥秦桧,贬岭南,庭珪独以诗送,后以此于十九除名编管辰州。二十五年,秦桧死,许自便。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召对,改左承奉郎,除国子监主簿。以年老力辞,主管台州崇道观。乾道六年(一一七○),再召见。七年,至阙,除直敷文阁,领祠如故。八年,卒,年九十三。传世有《卢溪集》,此外著述颇多,均已佚。事见《省斋文稿》卷二九《王公行状》、本集卷首《王公墓志铭》。《宋史翼》卷七○有传。 王庭珪诗,以明嘉靖五年梁英刊《卢溪先生文集》五十卷(其中卷一至卷二五为诗,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清李兆洛藏抄本《泸溪文集》二十卷(简称李本、卷一至卷一○为诗,藏上海图书馆)、清同治七年王廉端刊《泸溪集》十六卷(简称王本,卷一至卷八卷诗,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间采近人傅增湘校语(简称傅校)。集中杂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依次编为第二十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