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 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 应见尘中胶扰。 便道山间空旷,与麽了平生。 与麽平生了,□水不流行。 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 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 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 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

译文:

雪和月亮相互辉映,水光与石头相互碰撞发出悲切的声响。不知道那岩上的枯木,在今夜会有怎样的情思。 它或许看到尘世中人们被世俗事务纠缠困扰,便觉得山间空旷宁静,想要就这样了却一生。然而就算真的如此了却一生,也不过像止水一样不再有生机与活力。 我披衣起身,仰望浩瀚的天空,夜露清凉而澄澈。千百年来,这其中的道理本就清清楚楚。 如果能从天地乾坤之中领悟《易经》的哲理,就会相信出仕和隐居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圆满自足。要记住那些如深渊薄冰般警示的话语,可千万别选错了人生的方向。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