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遍

蜗角斗争,左触右蛮,一战连千里。 君试思、方寸此心微。 总虚空、并包无际。 喻此理。 何言泰山毫末,从来天地一稊米。 嗟大小相形,鸠鹏自乐,之二虫又何知。 记跖行仁义孔丘非。 更殇乐长年老彭悲。 火鼠论寒,冰蚕语热,定谁同异。 噫。 贵贱随时。 连城才换一羊皮。 谁与齐万物,庄周吾梦见之。 正商略遗篇,翩然顾笑,空堂梦觉题秋水。 有客问洪河,百川灌雨,泾流不辨涯涘。 於是焉河伯欣然喜。 以天下之美尽在己。 渺沧溟望洋东视。 逡巡向若惊叹,谓我非逢子。 大方达观之家,未免长见,犹然笑耳。 北堂之水几何其。 但清溪一曲而已。

译文:

人们为了微小的利益争斗,就像蜗牛角上的触氏和蛮氏两国,一场战争便能波及千里。你不妨仔细想想,人心不过方寸大小,却能包容虚空、容纳无尽的世界。从这个道理来说,哪里还需要去计较泰山与毫末的大小呢,天地在宇宙中也不过像一粒细小的稗米罢了。可叹人们总是以大小来相互比较,斑鸠和大鹏各自逍遥快乐,它们又哪里懂得彼此呢。 想想盗跖做着所谓仁义之事却被孔子非议,夭折的孩子安于早逝,长寿的彭祖却悲叹生命有限。火鼠谈论寒冷,冰蚕说起炎热,到底谁对谁错,又如何能判定呢。 唉,贵贱是随着时势而变化的,价值连城的和氏璧也不过换了一张羊皮。有谁能像庄周那样齐同万物呢,我仿佛在梦中见到了他。我正研读着他留下的篇章,恍惚间他回头对我微笑,等我从空荡荡的堂屋中梦醒,看到的是题写着《秋水》的书页。 就像有客人问起那滔滔黄河,众多河流因暴雨而注入,黄河水泛滥得连河岸和沙洲都分辨不清。于是河伯沾沾自喜,以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自己这里了。可当他望向那浩渺的大海,不禁茫然自失,急忙向海神若感叹,说自己如果不是遇到了海神,就会永远被那些见识浅陋的人耻笑。那北堂前的水又能有多少呢,不过是一条清澈的小溪罢了。
关于作者
宋代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