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著厌霓裳素。 染胭脂、苎罗山下,浣沙溪渡。 谁与流霞千古酝,引得东风相误。 从臾入、吴宫深处。 鬓乱钗横浑不醒,转越江、剗地迷归路。 烟艇小,五湖去。 当时倩得春留住。 就锦屏一曲,种种断肠风度。 才是清明三月近,须要诗人妙句。 笑援笔、殷勤为赋。 十样蛮笺纹错绮,粲珠玑、渊掷惊风雨。 重唤酒,共花语。

译文:

我早已看厌了那淡雅素净的霓裳舞衣。那美人就像是当年在苎罗山下、浣沙溪渡口,被染了一身胭脂色般艳丽动人。 是谁酿出了这千古以来如同流霞般醉人的美酒,引得东风都迷失了方向。在旁人的怂恿下,美人进入了吴宫的最深处。她在吴宫中醉得鬓发散乱、钗簪横斜,完全失去了清醒,辗转来到越江边,却突然迷失了回去的道路。最后,她乘着小小的烟艇,消失在五湖的烟波浩渺之中。 要是当时能够把春天留住就好了。在那锦屏的一曲之畔,美人有着种种令人断肠的风情姿态。正值清明三月临近之时,这等美景就需要诗人用绝妙的诗句来描绘。我笑着拿起笔,满怀热忱地为这一切赋诗。 我用那有着十种花样、纹理如绮的蛮笺来书写,诗句如珠玑般灿烂,如渊底掷石般惊起风雨。我重新唤人拿酒来,一边饮酒,一边和那花儿诉说着心中的话语。
关于作者
宋代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