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大尹智宠谢天香・二煞

见妾身精神比杏桃,相公如何共卯酉?见天香颜色当春昼。 观花不比观娇态,饮酒合当饮巨瓯。 谁把清香嗅?则是深围在阑底,又何曾插个花头!张千,快收拾车马,送谢夫人到状元宅上去!深感相公大恩!

译文:

我呀,瞧我这精神头可比那杏花、桃花还要鲜活呢,相公您怎么能跟我般配呢(“共卯酉”有相匹配之意)。看我谢天香这容颜,就如同春日白昼里绽放的花朵般明艳。 观赏真正的花朵哪能比得上观赏我这娇俏的姿态呀,喝酒就该痛痛快快地用大酒杯畅饮。 有谁会来细细嗅我这如同花朵般的清香呢?我就好像那深深被围在栏杆底下的花一样,又什么时候能真正像插在头上的花那样被人珍视呀! (钱大尹说:张千,赶快收拾好车马,送谢夫人到状元的宅子去!)(柳永和谢天香一同下拜致谢,说:深深感谢相公的大恩!)(谢天香接着唱) 这里解释一下,这段是戏曲唱词,其中很多表达比较具有戏曲特色和当时的语言习惯,整体体现了谢天香的自怜与感慨等复杂情感,在最后钱大尹安排送她去状元柳永处,也有了一个转折和新的情节推进。
关于作者
元代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