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神庙裴度还带・双调/新水令

想着我二十年埋没洛阳尘,今日个起蛰龙一声雷震;一来文章好立身,二来是天子重贤臣。 好德亲仁,束带冠巾,演武修文,温故知新,咱人要修天爵正方寸。

译文:

想想我过去二十年一直埋没在洛阳的尘世之中,无人问津,就像蛰伏的蛟龙一样。而如今,如同惊蛰时节的蛟龙,一声惊雷将我唤醒,我终于有了出头之日。一方面,凭借出色的文章可以安身立命;另一方面,天子重视贤能的臣子。 我们应当崇尚美德,亲近仁人志士,整理好衣带、戴好冠巾,既演练武艺又修习文事,温习旧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我们做人要努力修养天赋的美德,端正自己的内心。
关于作者
元代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