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成王周公摄政・那吒令

定华夷九鼎,得乾坤正刑;恰箫韶九成,放关雎郑声。 早春秋九令,入桑榆暮景。 金声鸣清庙钟,玉振响明堂磬,血食列俎豆牺牲。

译文:

周公辅佐成王治理天下,他奠定了华夏大地的安定秩序,确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法规,让天下有了规范的准则。就如同舜帝时演奏的《箫韶》那样美妙和谐,使得国家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气象,同时摒弃了那些像郑国音乐一样的靡靡之音,端正了社会的风气。 周公早早地就制定了完备的政策法令,就像春秋时期那些明确的政令一样,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时光匆匆,他也渐渐步入了晚年,就像太阳落入桑榆之间,进入了暮年时光。 在祭祀的清庙之中,金钟发出清脆的声响,那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周公的功绩;在明堂之上,玉磬也发出响亮的声音,与金钟之声相互呼应。周公享受着后人的祭祀,祭祀时摆满了各种牺牲和供品,人们用这样的方式来纪念他、缅怀他的恩德。
关于作者
元代郑光祖

郑光祖生于元世祖至元初年(即公元1264年),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从小就受到戏剧艺术的熏陶,青年时期置身于杂剧活动,享有盛誉。但他的主要活动在南方,成为南方戏剧圈中的巨擘。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