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瑞庆团园(第五本)・迎仙客

疑怪这噪花枝灵鹊儿,垂帘幕喜蛛儿,正应着短檠上夜来灯爆时。 若不是断肠词,决定是断肠诗。 (仆去)小夫人有书至此。 (末接科)写时管情泪如丝,既不呵,怎生泪点儿封皮上渍。 (末读书科)"薄命妾崔氏拜覆,敬奉才郎君瑞文几:自音容去后,不觉许时,仰敬之心,未尝少怠。 纵云日近长安远,何故鳞鸿之杳矣。 莫因花柳之心,弃妾恩情之意?正念问,琴童至,得见翰墨,始知中科,使妾喜之如狂。 郎之才望,亦不辱相国之家谱也。 今因琴童回,无以奉贡,聊布瑶琴一张,玉簪一枝,斑管一枚,裹肚一条,汗衫一领,袜儿一双,权表妾之真诚。 匆匆草字欠恭,伏乞情恕不备。 谨依来韵,遂继一绝云:阑干倚遍盼才郎,莫恋宸京黄四娘;病里得书知中甲,窗前鉴镜试新妆"。 那风风流流的姐姐,似这等女子,张珙死也死得着了。

译文:

哎呀,真奇怪那在花枝上叽叽喳喳叫的喜鹊,还有垂着丝的喜蜘蛛,这正应了昨晚矮灯架上灯花爆响的吉兆啊。我还寻思呢,这要是没有什么让人断肠的事儿,哪会有这样的迹象呀,要么是有断肠的词,要么肯定就是断肠的诗传来了。 (仆人离去说)小夫人有书信送到这儿啦。 (张生接过信)这信写的时候想必她眼泪像丝线一样止不住地流吧,要不然,怎么会有泪点儿渍在信皮上呢。 (张生读信)“薄命的妾崔氏拜上,恭敬地呈给有才学的郎君瑞文几前:自从你离去后,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不少时间,我对你仰慕敬重的心,从来没有稍有懈怠。虽说常常感觉离京城很近,可就是音信全无,就像古人说的‘日近长安远’一样。你莫不是因为外面的花花草草,就抛弃了对我的恩情吧?我正这么想着呢,琴童来了,我看到了你的书信,才知道你考中了科举,这让我欢喜得快要疯掉了。郎君你的才学声望,也不会辱没我们相国之家的门楣呀。如今趁着琴童回去,我没什么能送给你的,就姑且送上一张瑶琴,一枝玉簪,一枚毛笔,一条裹肚,一件汗衫,一双袜子,权且表达我的一片真诚。我这信写得匆忙,文字也不恭敬,还请你看在我的情分上原谅我的不周之处。我谨依照你信里的韵脚,接着作了一首绝句:我倚遍了栏杆盼着才郎你回来,你可别贪恋京城的那些美人;我在病中收到信知道你考中了,赶紧在窗前照着镜子试穿新妆”。 瞧瞧那风姿绰约、风情万种的姐姐,有这样的女子,张珙就算死了也值啦。
关于作者
元代王实甫

王实甫,字德信,元朝杂剧作家,定兴(今定兴县)人。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