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亭宴带歇指煞・想春容随处相寻访,检春工所事堪褒奖。最关情是几桩:

春色染莺花,春声谐凤管,春梦迷鸳帐。 春透筵前绿蚁杯,春生被底红桃浪。 多管是东君主张,不容狂蝶乱追随,不许游蜂干絮聒。 不愁杜宇闲悲怆。 凭凌燕子楼,弹压鸡儿巷。 嘱付您知音的莫忘:消春闷尽盘桓,散春心任来往。

译文:

在离亭宴带着歇指煞的曲调中,我想着要到各处去寻访春天的模样,仔细查看春天的造化,觉得处处都值得赞扬。最让人动情的有这么几桩呢: 春天的色彩染遍了黄莺和花朵,让它们更加明艳动人;春天的声音与那悦耳的凤管之音相互谐和,美妙动听;春天里的美梦啊,让人在鸳帐中沉醉不已。 春天的气息渗透到筵席前那盛着绿蚁酒的杯子里,也在被子底下如红桃浪一般滋生出无限的春情。 多半是春神在做主安排,它不允许轻狂的蝴蝶胡乱地追逐花朵,也不许游来荡去的蜜蜂没完没了地在一旁絮絮叨叨。 也不用担心杜鹃鸟会无端地悲啼哀伤。 春天的力量能够压过那燕子楼的寂寞,镇住鸡儿巷的喧闹。 我嘱咐你们这些知音的人可不要忘记:用尽情地游玩来消解春天的烦闷,随心所欲地来来往往,尽情地释放自己春天里躁动的心。
关于作者
元代汤舜民

汤舜民,元末明初戏曲作家,号菊庄,字、生卒年、生平事迹均不详,象山(今属浙江)人。补本县吏,非其志也。后落魄江湖间。好滑稽,与贾仲明交久而不衰。文皇帝在燕邸时,宠遇甚厚,永乐间恩赍常及。所作乐府、套数、小令极多,语皆工巧,江湖盛传之。所撰杂剧2种:《瑞仙亭》、《娇红记》,惜已佚。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曲格势,喻如“锦屏春风”。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