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水仙子怨别离

凤凰台上月儿弯,烛灭银河锦被寒。 谩伤心空把佳期盼,知他是甚日远?悔当时不锁雕鞍。 我则道别离时易,谁承望相见呵难!两泪阑干。 凤凰台上月儿偏,和泪和愁闻杜鹃。 恨平生不遂于飞愿,盼佳期天样远,月华凉风露涓涓。 欹单枕难成梦,拥孤衾怎地眠?两泪涟涟。 凤凰台上月儿斜,春恨春愁何日彻?桃花零落胭脂谢,倏忽地春去也,舞翩翩忙煞蜂蝶。 人去了无消息,雁回时音信绝,感叹伤嗟。 凤凰台上月儿低,香烬金炉空叹息。 闷闷厌厌怎不添憔悴?夜迢迢更漏迟,冷清清独守香闺。 急煎煎愁如醉,恨绵绵意似痴,泪眼愁眉。 凤凰台上月儿高,何处何人品玉箫?眼睁睁盼不得他来到,陈抟也睡不着,空教人穰穰劳劳。 银台上灯将灭,玉炉中香渐消,业眼难交。 凤凰台上月儿孤,倒凤颠鸾谩叹吁。 盼行云愁锁西楼暮,似阑干十二曲,雁来也还又无书。 情脉脉空惆怅,意悬悬无是处,恨满天隅。 凤凰台上月儿明,短叹长吁千万声。 香闺寂寞人孤另,枕消香寒渐生,碧荧荧一点残灯。 别离是寻常事,凄凉可惯经?冷冷清清。 凤凰台上月儿昏,忽地风生一片云。 淅零零夜雨更初尽,打梨花深闭门,冷清清没个温存。 他去了无消息,枉教人空断魂,瘦脸啼痕。 凤凰台上月儿沉,一样相思两处心。 今宵愁恨更比昨宵甚,对孤灯无意寝,泪和愁付与瑶琴。 离恨向弦中诉,凄凉在指下吟,少一个知音。 凤凰台上月儿圆,月上纱窗人未眠。 故人来月皆如愿。 月澄清人笑喧,诉别离在月下星前。 人美满中秋月,月婵娟良夜天,人月团圆。

译文:

### 第一部分 凤凰台上,弯弯的月儿挂在天边,蜡烛熄灭了,银河闪耀,锦被也透着寒意。我徒自伤心,白白地把美好期望寄托,却不知他要到哪一天才能回来。真后悔当时没有把他的马拴住。我原以为离别是容易的事,谁能想到再相见竟如此艰难!泪水纵横地流了下来。 ### 第二部分 凤凰台上,月儿已偏向一旁,我含着泪水、带着忧愁,听着杜鹃悲啼。怨恨自己一生都没能实现比翼双飞的心愿,盼望的佳期就像天一样遥远,月光如水,凉风习习,露水细密。我斜靠在单枕上难以入睡,拥着孤独的被子怎么能睡得着?泪水不住地流淌。 ### 第三部分 凤凰台上,月儿渐渐西斜,这春恨春愁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桃花凋零,像胭脂褪去颜色,转眼间春天就过去了,蜜蜂和蝴蝶还在那里忙忙碌碌地飞舞。人走了没有一点消息,大雁归来也没有带来音信,真让人感慨叹息。 ### 第四部分 凤凰台上,月儿渐渐低垂,香炉里的香已经燃尽,我只能空自叹息。我整日闷闷不乐、无精打采,怎能不越发憔悴?夜晚漫长,更漏声迟缓,我冷冷清清地独自守着这香闺。心里焦急煎熬,忧愁得如痴如醉,恨意绵绵,神情也似痴傻,满眼都是泪水和愁容。 ### 第五部分 凤凰台上,月儿高高挂着,不知何处有人在吹奏玉箫?我眼睁睁地盼着他来到,就连像陈抟那样能睡的人也睡不着了,白白地让人劳心费神。银台上的灯快要熄灭,玉炉中的香也渐渐燃尽,我满心忧虑,难以合眼。 ### 第六部分 凤凰台上,月儿孤独地挂着,想起曾经的恩爱缠绵只能徒然叹息。盼望着他就像盼着行云,可愁绪却锁住了西楼的暮色。这愁绪就像那十二曲的栏杆一样曲折,大雁来了却还是没有他的书信。我情意绵绵却只能空自惆怅,心神不宁,不知如何是好,怨恨布满了整个天地。 ### 第七部分 凤凰台上,月儿明亮,我短叹长吁了千万声。香闺里寂寞冷清,只有我孤单一人,枕头的香气消散,寒意渐渐袭来,只有那碧荧荧的一点残灯相伴。离别本是平常的事,可这凄凉的滋味我怎么能习惯呢?周围冷冷清清的。 ### 第八部分 凤凰台上,月儿昏暗,忽然间一阵风刮起,一片乌云飘来。淅淅沥沥的夜雨在初更刚尽的时候下起来,我把梨花深处的门紧紧关上,冷冷清清的,没有一点温暖和安慰。他走了没有一点消息,白白地让我伤心欲绝,脸上满是泪痕,面容也消瘦了。 ### 第九部分 凤凰台上,月儿渐渐沉下去,同样的相思,却让两个人各怀心事。今晚的愁恨比昨晚更甚,对着孤灯,我也没有心思睡觉,把泪水和忧愁都寄托在瑶琴上。把离恨在琴弦中倾诉,把凄凉在指下弹奏,可惜少了一个知音来倾听。 ### 第十部分 凤凰台上,月儿又圆了,月光照在纱窗上,可我却还没睡着。故人回来了,月亮也如人意般圆满。月色清澈,人们欢声笑语,我们在月下星前诉说着离别之情。人过得美满,就像中秋的月亮,月亮皎洁美好,正是良辰美景,人和月都团圆了。
关于作者
元代王爱山

王爱山(约公元1317年前后在世):家乡、籍贯、生卒年月及事迹皆不可考,约元仁宗延佑年间在世,是元朝著名的文学家,工诗擅曲。著有散曲《寿阳曲》四支,被收入《太平乐府》。其名作是《双调·水仙子》三首,被收入《中华五千年诗词文库》。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