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寿阳曲四时

传心素,托简书,问春归欲归何处?送春词不题风共雨,止埋怨落花飞絮。 贪新酿,趁晚凉,笑相呼凭肩歌唱。 最多情女郎心外想,打鸳鸯采莲湖上。 萦心事,惹恨词,更那堪动人秋思。 画楼边几声新雁儿,不传书摆成个愁字。 年华尽,腊味醇,睡不温晓寒成阵。 折梅花不传心上人,村煞我陇头春信。 咏所见人如玉,鬓似云,动春心半含娇俊。 近装奁懒将花貌匀,旋窝儿粉香成晕。 酒散旗亭散,歌韵歇,暖风轻柳摇台榭。 杏花墙夕阳春去也,马蹄香宝鞍敲月。 效香奁体惚蝉鬓,怯镜鸾,雁声寒不禁肠断。 碧纱窗夜长鸳梦短,怕黄昏一灯相伴。

译文:

### 《双调・寿阳曲・四时》之春 我在信里传达着内心的情愫,询问春天啊,你要回到哪里去呢?我写的送春词里,不写风也不写雨,只埋怨那飘落的花朵和飞扬的柳絮。 ### 《双调・寿阳曲・四时》之夏 贪恋着新酿的美酒,趁着夜晚的凉爽,我们笑着互相招呼,肩并着肩唱歌。那最多情的女郎心里另有想法,要到采莲湖上打散鸳鸯。 ### 《双调・寿阳曲・四时》之秋 心中萦绕着心事,笔下写满了怨恨之词,更受不了这动人的秋思。画楼边传来几声新到的雁鸣声,它们不传递书信,却在空中排成了一个“愁”字。 ### 《双调・寿阳曲・四时》之冬 一年的时光过去了,腊味香醇,可我怎么睡都觉得不暖和,清晨的寒意一阵接着一阵。我折下梅花却无法送给心上人,这可太煞风景了,辜负了这陇头的春天讯息。 ### 《双调・寿阳曲・咏所见》 那人肌肤如玉,鬓发如云,半含着娇俏和俊逸,撩动了我的春心。她靠近梳妆盒,却懒得去精心打扮自己的花容月貌,脸颊上随意扑的粉都泛起了红晕。 ### 《双调・寿阳曲・酒散》 酒喝完了,旗亭里的人也散了,歌声停歇,温暖的春风轻轻吹拂,柳树在台榭边摇曳。夕阳照在杏花墙边,春天就要离去了,马蹄带着花香,骑着宝鞍在月色下哒哒作响。 ### 《双调・寿阳曲・效香奁体》 她的发髻像蝉鬓一样蓬松,害怕面对镜子中的自己,听到寒雁的叫声,不禁肝肠寸断。碧纱窗里,夜晚漫长,鸳鸯美梦却短暂,她害怕黄昏的到来,只能与一盏孤灯相伴。
关于作者
元代吴西逸

[元](约公元一三二〇年前后在世)名、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仁宗延祐末前后在世。其散曲《自况》云:“万倾烟霞归路,一川花草香车,利名场上我情疏。蓝田堪种玉,鲁海可操觚,东风供睡足。”可从中窥见其性情。散曲内容多写自然景物、离愁别恨或个人的闲适生活,风格清丽疏淡。阿里西瑛作嬾云窝成,自题殿前欢,西逸及贯云石等均有和作。西逸所作曲,今存小令四十余支。(见太平乐府)太和正音谱评为“如空谷流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