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殿前欢

懒云窝,懒云堆里即无何。 半间茅屋容高卧,往事南柯。 红尘自网罗,白日闲酬和,青眼偏空阔。 风波远我,我远风波。 懒云仙,蓬莱深处恣高眠。 笔床茶灶添香篆,尽意留连。 闲吟白雪篇,静阅丹砂传,不羡青云选。 林泉爱我,我爱林泉。 懒云巢,碧天无际雁行高。 玉箫鹤背青松道,乐笑游遨,溪翁解冷淡嘲,山鬼放揶揄笑,村妇唱糊涂调。 风涛险我,我险风涛。 懒云关,一泓流水绕弯环。 半窗斜日留晴汉,鸟倦知还。 高眠仿谢安,归计寻张翰,作赋思王粲。 溪山恋我,我恋溪山。 懒云翁,一襟风月笑谈中。 生平傲杀繁华梦,已悟真空。 茶香水玉钟,酒竭玻璃翁,云绕蓬莱洞。 冥鸿笑我,我笑冥鸿。 懒云凹,按行松菊讯桑麻。 声名不在渊明下,冷淡生涯。 味偏长凤髓茶,梦已随胡蝶化,身不入麒麟画。 莺花厌我,我厌莺花。

译文:

### 其一 在这懒云窝中,身处如云般慵懒闲散的氛围里,心境无比安闲自在,没什么可操心的事儿。一间小小的茅屋,足以让我安然高卧,过往的那些事儿啊,就如同南柯一梦。 尘世的功名利禄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总想把人困住,可我在这白日里悠闲自在,与白云、清风随意相伴。我看这世间,目光高远,不把那些俗事放在眼里。风波离我远远的,我也远离那尘世的风波。 ### 其二 我就像那懒云仙,在如蓬莱仙境般的深处尽情酣睡。笔床、茶灶摆放一旁,炉中香烟袅袅,我尽情地在这里流连。闲暇时吟诵高雅的诗篇,静静地阅读道家的经典,一点也不羡慕去追求功名利禄。山林泉水喜爱我,我也热爱这山林泉水。 ### 其三 我住在懒云巢,抬头望去,碧天广阔无垠,大雁排成整齐的队伍高高飞过。我骑着仙鹤,手持玉箫,漫步在青松掩映的小道上,快乐地游玩嬉戏。溪边的老翁或许会不理解地冷嘲热讽,山鬼也可能放肆地嘲笑我,村妇还唱着那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歌谣。可在我看来,那世间的风涛险恶想害我,我也厌恶那风涛的险恶。 ### 其四 我守着这懒云关,一泓清澈的流水绕着这里弯弯曲曲地流淌。半窗斜照进来的阳光,仿佛把晴朗的天空留在了屋内,连鸟儿都飞倦了知道归巢。我想像谢安那样高卧东山,又想学张翰为了家乡美食而辞官归隐,还像王粲那样心怀才情作赋抒情。这溪山眷恋着我,我也深深眷恋着这溪山。 ### 其五 我这懒云翁,在这清风明月中谈笑风生。这一生我最不屑那繁华如梦的生活,如今已经领悟了世间的空幻真谛。品着茶香,喝着如玉般清澈的茶水,酒喝光了,看着那玻璃酒瓮,云朵环绕在这如蓬莱般的居所。高飞的鸿雁或许会嘲笑我,可我也嘲笑那鸿雁不懂得这闲适的生活。 ### 其六 我漫步在懒云凹,查看松菊的生长情况,问问桑麻的收成。我的声名不在陶渊明之下,过着清淡寡欲的生活。我觉得那凤髓茶的滋味格外悠长,我的梦也像庄周梦蝶般自由洒脱,我不想在麒麟阁上留下画像扬名。那些莺歌燕舞、繁花似锦的热闹场景让我厌烦,我也厌烦那些虚浮的景象。
关于作者
元代吴西逸

[元](约公元一三二〇年前后在世)名、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仁宗延祐末前后在世。其散曲《自况》云:“万倾烟霞归路,一川花草香车,利名场上我情疏。蓝田堪种玉,鲁海可操觚,东风供睡足。”可从中窥见其性情。散曲内容多写自然景物、离愁别恨或个人的闲适生活,风格清丽疏淡。阿里西瑛作嬾云窝成,自题殿前欢,西逸及贯云石等均有和作。西逸所作曲,今存小令四十余支。(见太平乐府)太和正音谱评为“如空谷流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