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迎仙客感旧

鹦鹉洲,凤凰楼,十年故人怀旧游。 杜陵花,陶令酒,酒病花愁,不觉的今春瘦。 湖上送别钓锦鳞,棹红云,西湖画船三月春。 正思家,还送人,绿满前村,烟雨江南恨。 春日湖上二首雨亦奇,锦成围,笙歌满城莺燕飞。 紫霞杯,金缕衣,倒著接篱,湖上山翁醉。 舞绛纱,扣红牙,耳边玉人催人马。 雪儿歌,苏小家,月淡梨花,醉倚秋千架。 春晚看牡丹,倚阑干,宿酒乍醒欹髻鬟。 燕初忙,莺正懒,帘卷轻寒,玉手调筝雁。 秋夜雨乍晴,月笼明,秋香院落砧杵鸣。 二三更,千万声,捣碎离情,不管愁人听。 黄桂近玉阶,映瑶台,婆娑小丛岩畔栽。 雁初飞,花正开,金粟如来,望月佳人拜。

译文:

### 《中吕・迎仙客・感旧》 1. **“鹦鹉洲,凤凰楼,十年故人怀旧游”** 在那鹦鹉洲畔,凤凰楼边,回想起与故友一同游玩的时光已经过去十年了。如今我怀念起往昔的这些游乐。 2. **“杜陵花,陶令酒,酒病花愁,不觉的今春瘦”** 就像杜陵的繁花,陶渊明爱饮的美酒,我沉醉于酒中、为花而愁,不知不觉在这春天里都消瘦了。 3. **“湖上送别钓锦鳞,棹红云,西湖画船三月春”** 在湖边上送别友人,本想钓钓那美丽的鱼儿。船桨划动着如红云般的荷花,西湖上的画船在三月的春光里荡漾。 4. **“正思家,还送人,绿满前村,烟雨江南恨”** 我正思念着家乡,却又要送友人离去。眼前前村一片绿意盎然,烟雨笼罩着江南,这景致更添了我的离恨。 5. **“春日湖上二首雨亦奇,锦成围,笙歌满城莺燕飞”** 春日在湖上,雨景也是这般奇妙。湖边繁花似锦,仿佛织成了一个花环,满城都是笙歌的声音,黄莺和燕子在飞舞。 6. **“紫霞杯,金缕衣,倒著接篱,湖上山翁醉”** 手持紫霞杯饮酒,身着金缕衣,帽子都戴歪了,湖边上的老人已然沉醉其中。 7. **“舞绛纱,扣红牙,耳边玉人催人马”** 身着绛纱翩翩起舞,打着红牙板伴奏,耳边佳人催促着上马离去。 8. **“雪儿歌,苏小家,月淡梨花,醉倚秋千架”** 如雪的歌女唱着歌,就像苏小小的家那般有韵味。月光淡淡洒在梨花上,我沉醉着倚靠在秋千架旁。 9. **“春晚看牡丹,倚阑干,宿酒乍醒欹髻鬟”** 晚春时节观赏牡丹,我倚靠在栏杆上,昨夜的酒意刚刚消散,发髻都有些歪斜了。 10. **“燕初忙,莺正懒,帘卷轻寒,玉手调筝雁”** 燕子开始忙碌起来,黄莺却显得慵懒。卷起帘子,有一丝轻寒袭来,美人正用玉手调试着筝上的雁柱。 11. **“秋夜雨乍晴,月笼明,秋香院落砧杵鸣”** 秋夜的雨刚刚停,明月朗照。散发着秋香的院落里传来捣衣的声音。 12. **“二三更,千万声,捣碎离情,不管愁人听”** 到了二更三更时分,那捣衣声一声又一声,仿佛把我的离情都捣碎了,也不管我这满心愁绪的人听着多么难受。 13. **“黄桂近玉阶,映瑶台,婆娑小丛岩畔栽”** 黄色的桂花靠近玉石台阶,映衬着瑶台,那一丛丛桂花在岩畔摇曳生姿。 14. **“雁初飞,花正开,金粟如来,望月佳人拜”** 大雁刚刚开始南飞,桂花正盛开。就像那金粟如来一般的桂花,还有那望月虔诚礼拜的佳人。
关于作者
元代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