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小桃红淮安道中

一篙新水绿于蓝,柳岸渔灯暗。 桥畔寻诗驻时暂,散晴岚,依微半幅云烟淡。 杨花乱糁,扁舟初缆,风景似江南。 秋宵有怀满庭落叶响哀蝉,秋入生绡扇。 池上芙蓉锦成片,雨余天,倚阑中欠如花面。 诗题翠笺,香销金串,罗帐又孤眠。 游仙梦白云堆里听松风,一枕游仙梦。 相伴琼姬玉华洞,锦重重,觉来香露冷衣重。 长桥彩虹,空台丹凤,花影月明中。 春思燕南雁北几相思,无限相思事。 两袖啼痕粉香渍,牡丹时,日长不见音书至。 东墙柳丝,知人独自,憔悴舞腰枝。 秋感锦书红泪两三行,血点花梢上。 小字平安寄无恙,雁成双,玉奴更上西楼望。 月明绣窗,灯昏罗帐,今夜梦才郎。 寄春谷王千户紫箫声冷彩云空,十载扬州梦。 一点红香锦胡同,倚东风,娇花宠柳春权重。 鞭催玉骢,酒携金凤,半醉月明中。 春深一汀烟柳索春饶,添得杨花闹。 盼煞归舟木兰棹,水迢迢,画楼明月空相照。 今番瘦了,多情知道,宽尽翠裙腰。 秋江晚兴锦鸳凉羽翠莲香,船舣秋江上。 别后佳人想无恙,暮云长,雁归曾倚西楼望。 红衫旧腔,花钿新样,封寄柳枝娘。

译文:

### 《越调・小桃红・淮安道中》 新涨的春水绿得比蓝草还要鲜亮,撑着竹篙前行,柳岸旁渔灯闪烁,光线昏暗暗。在桥边停下,我想寻得几句好诗,此时山间雾气渐渐散开,宛如半幅淡淡的云烟,隐隐约约。杨花纷纷扬扬,像米粒般杂乱地飘落,我刚刚把小船系好,这眼前的风景好似江南水乡一般美丽。 ### 《越调・小桃红・秋宵有怀》 秋夜里,满庭院的落叶在哀蝉的叫声中沙沙作响,秋天已经悄然来到,那生绡做的扇子也闲置一旁。池塘里的芙蓉花像锦缎一样连成一片,雨后的天空格外清朗,我倚靠在栏杆上,心中想念着那如花般的容颜。在翠笺上题诗,香炉里的香已经燃尽,我又只能独自在罗帐中入眠。 ### 《越调・小桃红・游仙梦》 我在白云堆里聆听着松风的声音,枕着这惬意的环境进入了一场游仙的美梦。在梦里我与琼姬相伴,身处玉华洞中,四周美景如锦缎般层层叠叠。一觉醒来,身上沾满了清冷的香露,感觉衣服都变得沉甸甸的。远处长桥如彩虹横跨,空台上仿佛有丹凤飞舞,在明月的照耀下,花影摇曳。 ### 《越调・小桃红・春思》 我在燕南你在雁北,我们彼此思念着对方,心中有无数的相思之情。我的两袖沾满了泪水,把脸上的粉香都浸湿了。如今正是牡丹盛开的时节,可日子一天天过去,却始终没有收到你的音信。东墙边的柳丝仿佛懂得我的孤独,它那细长的枝条也显得那么憔悴,好像在为我而舞动。 ### 《越调・小桃红・秋感》 我流着泪写了两三行书信,那泪水就像血点洒落在花梢上。信里写着平安,希望能让你知道我一切都好。看到成双的大雁,我更加想念你,玉奴我又登上西楼远望。明月照在绣窗上,罗帐里灯光昏暗,今夜我只能在梦中与你相见。 ### 《越调・小桃红・寄春谷王千户》 紫箫的声音渐渐消散,彩云也已不见踪影,十年前在扬州的繁华如梦般消逝。如今在锦胡同里,一朵娇艳的红花在东风中摇曳,春天里百花争艳,尽显妩媚。我骑着玉骢马,鞭儿催着它前行,手中携带着美酒,在半醉半醒间,沐浴着明月的光辉。 ### 《越调・小桃红・春深》 水边的烟柳在春光中显得格外妖娆,仿佛在向春天索要更多的生机,又添了许多杨花在空中喧闹。我满心期待着木兰舟载着你归来,可江水漫漫,路途遥远。画楼上明月空照,却不见你的身影。这一回我消瘦了许多,那些多情的人应该知道,我的翠裙腰都宽松了不少。 ### 《越调・小桃红・秋江晚兴》 秋天的江上,锦鸳的羽毛透着凉意,翠莲散发着阵阵清香,我的船停靠在江边。自从与佳人分别后,我猜想她应该一切安好。傍晚时分,暮云悠长,我仿佛看到她也曾像我一样,倚着西楼盼望大雁归来。我把过去唱过的红衫旧曲,还有新样式的花钿封好,寄给柳枝娘。
关于作者
元代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