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醉太平伤春

烟消宝鸭,字篆银蜗,伤春心事付琵琶,误平康过马。 玉容泪湿鸳鸯帕,红绒香冷秋千架,金壶水换牡丹花,等他来看咱。 金华山中金华洞冷,铁笛风生。 寻真何处寄闲情?小桃源暮景。 数枝黄菊勾诗兴,一川红叶迷仙径,四山白月共秋声,诗翁醉醒。 登卧龙山黄庭小楷,白苎新裁,一篇闲赋写秋怀,上越王古台。 半天虹雨残云载,几家渔网斜阳晒,孤村酒市野花开,长吟去来。 山中小隐裹白云纸袄,挂翠竹麻条,一壶村酒话渔樵,望蓬莱缥缈。 涨葡萄青溪春水流仙棹,靠团标空岩夜雪迷丹灶,碎芭蕉小庭秋树响风涛,先生醉了。

译文:

### 《正宫・醉太平 伤春》 #### 第一部分 - 鸭形香炉里的香烟已经消散,银制的蜗牛形烛台上烛泪如篆文一般。满怀伤春的心事只能寄托在琵琶声里,不经意间骑马走过了歌楼妓馆。 - 美人的脸上泪水浸湿了绣着鸳鸯的手帕,秋千架上的红绒绳已没了香气。金壶里的水换过了,插上了新鲜的牡丹花,就等着他来看我呢。 #### 第二部分 - 金华山中的金华洞透着清冷,铁笛吹奏声好似风声。到哪里去探寻真道以寄托我这闲适的情致呢?眼前小桃源已到了日暮之景。 - 几枝黄菊勾起了我的诗兴,满川的红叶让人迷失在这如仙的小径。四周山上的明月与秋声相伴,我这爱诗的老头醉了又醒。 #### 第三部分 - 我用小楷抄写着《黄庭经》,新裁了白色苎麻的衣裳,在越王古台上写下一篇闲适的赋来抒发秋日的情怀。 - 天边如彩虹般的雨被残云承载着,几家的渔网在斜阳下晾晒着。孤独的村庄里酒市旁野花开得正盛,我一路吟诗来来去去。 #### 第四部分 - 我裹着用白云一样颜色的纸做的袄,挂着翠竹和麻条。一壶村酿的酒,与渔翁樵夫谈天说地,遥望着如蓬莱仙境般缥缈的远方。 - 春天,青溪里的水如涨起的葡萄美酒,载着仙人的船桨流淌;夜晚,靠着简陋的草屋,空岩上的积雪让炼丹的炉灶都难以寻觅;秋天,小庭院里的芭蕉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好似波涛声,我这先生已然醉倒。
关于作者
元代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