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折桂令小金山

拂阑干仙袂飘飘,堂占波心,缆解松腰。 露满螺杯,风香翠袖,月冷鸾箫。 比江上金山小小,望天边银海迢迢。 醉倚红桥,休说江南,西子妖娆。 小崆峒燕集小崆峒庭院深深,老鹤长鸣,鹦鹉能吟。 帘外荷香,楼前柳影,井上桐阴。 七宝树天风古林,六铢衣水月观音。 座列琼簪,酒进金波,曲奏瑶琴。 秋思写新诗红叶胭脂,数字归鸿,一扇凉ざ。 远水空奁,残荷老翠,倦柳荒丝。 瘦嘴鼻羞看镜子,病腰肢宽褪裙儿。 间别多时,不似今年,又害相思。

译文:

### 《双调・折桂令·小金山》 我轻拂着栏杆,仙人般的衣袖随风飘飘。那厅堂仿佛占据着水波中心,缆绳系在如松腰般的物体上。 露珠盛满了如螺壳般的酒杯,微风带着香气吹拂着翠绿色的衣袖,清冷的月光下,鸾箫声幽幽传来。 这小金山比起江上的金山要小一些,遥望天边,那银白如大海般的景象显得十分遥远。 我醉意朦胧地倚靠在红桥上,此时就不要再提及江南那如西子般妖娆的美景了。 ### 《双调・折桂令·小崆峒燕集》 小崆峒庭院幽深静谧,老鹤发出悠长的鸣叫声,鹦鹉也能吟诗。 帘子外面传来荷花的香气,楼前柳树投下影子,井口上方有梧桐的树荫。 七宝树在古老的山林中,仿佛有天风拂过;身着六铢仙衣的人宛如水月观音般圣洁。 座位上宾客们簪饰精美如琼玉,美酒如同金色的波浪般被端上来,瑶琴弹奏出美妙的乐曲。 ### 《双调・折桂令·秋思》 我在红叶上写下新诗,那红叶红得像胭脂一般,几只归鸿排成数字般的队形飞过,手中的扇子带来一丝凉意。 远处的水面如同一面空荡的镜子,残败的荷叶已失去翠绿的颜色,疲倦的柳枝如同荒乱的丝线。 我看着镜子里消瘦的面容,羞愧不已,病弱的腰肢让裙子都显得宽松了。 与爱人分别已经很久了,不像往年,今年又陷入了深深的相思之中。
关于作者
元代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