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庆东原叹世

拔山力,举鼎威,暗鸣叱咤千人废。 阴陵道北,乌江岸西,休了衣锦东归,不如醉还醒,醒而醉。 明月闲旌旆,秋风助鼓鼙,帐前滴尽英雄泪。 楚歌四起,乌骓漫嘶,虞美人兮,不如醉还醒,醒而醉。 三顾茅庐问,高才天下知,笑当时诸葛成何计?出师未回,长星坠地,蜀国空悲,不如醉还醒,醒而醉。 夸才智,曹孟德,分香卖履纯狐媚。 奸雄那里?平生落的,只两字征西。 不如醉还醒,醒而醉。 画筹计,堕泪碑,两贤才德谁相配?一个力扶汉基,一个恢张晋室,可惜都寿与心违,不如醉还醒,醒而醉。 珊瑚树,高数尺,珍奇合在谁家内?便认做我的,岂不知财多害已,直到东市方知。 则不如醉还醒,醒而醉。

译文:

### 第一段 项羽有拔山的力气,有举鼎的威风,他怒吼一声能让上千人吓得瘫倒在地。可他在阴陵道北迷了路,在乌江岸西陷入绝境,没能实现衣锦还乡的愿望,如此看来,还不如在醉与醒之间浑浑噩噩地度过。 ### 第二段 明月照着闲置的军旗,秋风助力战鼓的声音,项羽在营帐前流下了英雄泪。楚歌从四面八方响起,乌骓马徒劳地嘶鸣,虞姬香消玉殒。唉,这样的结局,还不如醉了又醒,醒了再醉。 ### 第三段 刘备三顾茅庐请教诸葛亮,诸葛亮的高才天下人都知晓。可又能怎样呢,笑问当时诸葛亮到底有什么好计策?他出师未捷就像长星坠地一样去世了,只留下蜀国臣民白白悲伤。这样看来,还不如醉了又醒,醒了再醉。 ### 第四段 曹操自夸有才智,可他临终前还分香卖履安排琐碎之事,十足的狐媚手段。所谓的奸雄如今在哪里呢?他一生奋斗,最后也就只落得“征西”这两个字的名号。这样看来,还不如醉了又醒,醒了再醉。 ### 第五段 羊祜善画筹计,杜预有堕泪碑的美名,这两位贤才的品德谁能与之相配?一个尽力扶持汉朝基业,一个大力扩展晋朝天下,可惜他们都寿命与心愿相违背。这样看来,还不如醉了又醒,醒了再醉。 ### 第六段 那高数尺的珊瑚树,如此珍奇该归谁家所有呢?要是有人就认定是自己的,却不知财多会给自己带来灾祸,直到被押到东市问斩时才明白。所以啊,还不如醉了又醒,醒了再醉。
关于作者
元代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