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四友东坡梦・天下乐

恁道是明月清风他可便也笑人,(东坡云)那里有幽僻去处,待小官游玩一番。 (正末唱)似这般荒僻的山门,(东坡云)好个古刹寺院。 (正末唱)你可也莫要哂。 (东坡云)这是伽蓝堂怎生不打供?(正末唱)俺这里伽蓝堂静悄悄隔着世尘。 (东坡云)天阴雨,有些疏漏么?(正末唱)便淋漓污了衣,颠倒可便里裹了巾。 (带云)学士大人,(唱)俺这里怕甚么骑驴冲大尹。

译文:

你说那明月清风好像也在嘲笑人呢。(苏东坡说)哪里有幽静偏僻的地方,让我去游玩一番。 (正末唱)像这样荒僻的寺院山门,(苏东坡说)好一座古老的寺庙啊。 (正末唱)你可不要嘲笑。 (苏东坡说)这伽蓝堂怎么不供奉呢?(正末唱)我们这里的伽蓝堂静悄悄的,仿佛与尘世隔绝。 (苏东坡说)天下雨了,这里有漏雨的地方吗?(正末唱)就算雨水淋漓弄湿了衣服,大不了就把头巾裹紧些。 (带着说)学士大人,(唱)我们这里可不怕骑着驴冲撞了大官。
关于作者
元代吴昌龄

吴昌龄,西京(今山西省大同市)人,生卒年不详,其生活前期曾在内蒙从事过军屯,后期升任婺源(今属江西省)知州。元代钟嗣成《录鬼簿》将其列入“前辈才人有所编传奇(即杂剧)行于世者五十六人”之中,即吴昌龄属于元代前期作家。尤其他的《西天取经》是元代最早的较成熟的取经杂剧,于后世取经剧及小说影响巨大:他的回回杂剧《老回回探狐洞》、《浪子回回赏黄花》等直接反映少数民族生活风情,题材别具一格,表明吴昌龄在开拓杂剧题材方面独具眼光,在元杂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认识价值。

纳兰青云